|
透水路面做法及所用材料的選擇為實現美麗中國,解決城市內澇、熱島效應等生態環境問題,實現低影響的開發技術,保障雨水的自然存積。在2012年海綿城市提出之前,北京奧運會、上海世博會已經運用了彩色透水路面等新型的施工技術。透水路面實現了雨水的快速排出,“小雨不濕鞋”改善了出行環境,也使路面更美觀。 透水路面做法以混凝土材料居多,透水性混凝土是目前透水路面主要的材料,主要在混凝土中放棄細骨料的使用,形成多孔蜂窩狀的無沙混凝土,孔隙率可達15-25%。因為無細骨料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度不夠,承載力較差,所以必須添加混凝土增強劑。水泥則要求標號42.5以上的硅酸鹽水泥;石子根據當地市場情況選擇,面層推薦3-5mm玄武巖或者米砂,底層推薦5-10mm的瓜子片。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做法要根據強度選擇材料配合比,常見為C15-C30。透水路面有孔隙,不像普通混凝土,容易出現面層結漿、掉子等問題,所以必須嚴格根據配合比和施工方案進行攪拌,同時控制水灰比。 透水路面做法可以分為材料準備-攪拌澆筑-振搗夯平-養護成品這4個步驟。1、除了上述提到的水泥、石子、增強劑,還需要準備自來水和保護劑。2、攪拌要嚴格控制水灰比,水要分多次加入。透水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2小時,攪拌后要快速進行鋪攤,同時要設置脹縫條。澆筑時要灑水保持路基濕潤,保持路面平整。3、透水混凝土必須使用低頻平板振動器,使骨料間保持一定的孔隙率。4、透水混凝土建議的覆膜養護時間為15天以上,灑水養護7天以上,養護成型后噴涂透水混凝土保護劑。 透水路面材料廠家可以選擇佳境生態,透水混凝土增強劑、保護劑廠家直銷,無中間商賺差價,增強劑低至5000元起,市場零售價5600元/噸,全國包郵。 透水路面如此受歡迎,能成為海綿城市輕載荷道路鋪裝的主要材料。得益于其有幾個優勢,使其廣泛鋪設在廣場、人行道、園林景觀、公園道路、沿河風光帶、大型廣場展覽會館、度假村、校園、體育館、停車場等地面。 (1)增加城市可透水、透氣面積,調節城市氣候,降低地表溫度,有利于緩解城市“熱島現象”; (2)充分利用雨雪降水,補充城區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資源,發揮“蓄水池”功能;改善植物、微生物的生存條件。 (3)能夠減輕降雨季節道路排水系統的負擔,明顯降低暴雨對城市水體的污染; (4)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音,創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和交通環境,雨天防止路面積水和夜間反光。 (5)防止路面積水和夜間路面反光,冬天不會在路面形成黑冰,提高了車輛、行人的通行舒適性與性; (6)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塵,減少揚塵污染。 (7)可以根據環境及功能需要設計圖案,顏色,充分與周圍環境相結合。 |